top of page
搜尋

唱歌技巧:如何建立歌唱共鳴(How to develop singing Resonance)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許多學生對共嗚(Singing Resonance)存在許多誤解。例如,同學普遍認為胸腔共鳴便是由胸腔發出聲音,這簡直是謬誤!為了改變同學對共鳴的認知,本文會深入說明以糾正大家正確唱歌觀念。


歌唱小練習:Chest or Head?


1.1 同學請嘗試將你的雙手放在胸腔上,然後唱一個低音。你會感受到你的胸骨正因為歌唱低音而產生震動

1.2 現在你嘗試唱一個高音,你會發現胸骨震盪會因而消失。


1.3最後嘗試由高至低歌唱滑音。你會發現當音高持續向下時會逐漸感受到胸腔再次震動。


概念難以理解的原因:

很久以前,古人還未認識聲帶時便是單靠上述提及的感覺,認為某些音階的聲音是由胸腔和頭骨產生。這個概念是錯誤的。胸腔震盪只是對於相應聲音的回應,屬於交感震動

( a sympathetic vibration)。現在歌手仍會談及胸腔共鳴和頭骨共鳴純粹因為這些概念一直被沿用,以至於許多學生初初接觸歌唱時被誤解。

胸腔和頭骨共鳴這兩組概念對聲音的形容其實狹窄非常。隨着科技的進步,人們認識到聲音是透過聲帶巧妙地調整自己的形狀大小,繼而產生不同的聲音質感 (tone quality)。因此,胸聲和頭聲並不是一個開關掣,唱那個位置便按那一個開關。相反,一個好歌手在歌唱過程會透過不同比例上的混音製造不同的音色質感。


簡易理解共鳴位置:

為減低同學對共鳴的誤解,大家可把這些共鳴的概念理解為:

  1. Head or light mechanism (頭聲=輕質感的聲音)

  2. Medium or blended mechanism (混聲)

  3. Chest or heavy mechanism (胸聲=重質感的聲音)

嘗試重複上述小練習(1.2-1.3),你會發現頭聲歌唱的聲音質感會比較輕巧;胸聲歌唱的聲音質感則比較沉厚。這概念能直接表達相應共鳴位置,更易理解。


共鳴增強之方法:

同學唱歌時該如何增強共鳴的感覺?

試想像我們平日交談的時,當我們大笑大喊都會製造很大的聲響,原因我們在表達情緒時,身體自然會運用共鳴增強我們的聲量。


從以上所得,聲音共鳴的產生有四個條件:

  1. Really want to communicate

  2. Use emotional energy and enthusiasm

  3. Put physical energy into our sound

  4. Get rid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blocks

練習方向:

  1. 利用humming 感受共鳴。

  2. 不妨嘗試大笑或哭泣感受情緒帶來的力量和共鳴位置。

  3. 進行混音的時候幻想手持着一支錘子向下打擊,有助產生共鳴。

  4. 切勿害羞,勇敢歌唱,有助快速找回正確共鳴感受。

若同學練習時留意上述四點,便可建立正確歌唱共鳴方法。

欲尋找專業歌唱老師成為一名專業歌手?歡迎WhatsApp 60927848 進行查詢。


*立即以半價優惠試堂,附上歌唱評估表格一份,了解自己歌唱水平(表格根據Rockschool 及ABRSM Marking scheme 擬定,隨即評估你的等級)



4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